驻县发改委纪检监察组:“组组联动” 扎实推进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为深入推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整治工作,驻县发改委纪检监察组联合县教育局纪检监察组采取“组组联动”形式,打出监督“组合拳”,通过压实部门监管、强化跟进监督、成立专班推动等方式,推动县教育部门督促指导全县88家学校食堂、3家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推动县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检查学校食堂、配餐企业91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23个,守牢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底线。
压实部门监管责任。为避免职责边界不清、权责不明等问题,召集县教育局、县市场监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综合研判,明确整治工作责任,运行监管由“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转变,通过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进一步消除了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隐患,为专项整治有效开展奠定扎实基础。截至目前,共排查问题113个,均已整改完成。其中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方面问题66个,学生餐费管理使用问题26个,学校食堂承包经营和校外配餐经营管理问题21个。
成立专班开展排查。在县教育局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全县中小学校食堂膳食经费在内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全覆盖专项审计的同时,驻县教育、县发改委纪检监察组派员参与县纪委监委成立的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整治专班,通过实地查看、现场询问、查阅台账资料等方式,重点对新安、桂林和王村等三所学校的食品采购、项目建设等廉政风险较高等重点问题深入再排查,发现一般性问题及时反馈县教育部门督促整改,有关问题线索及时移送县纪委监委案管室。
强化监督推动整改。聚焦整治重点,通过12345热线、民生呼应、舆情反映等多种渠道,收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立足“监督再监督”职责,发挥“组组联动”监督优势,强化跟进监督。同时,驻县发改委纪检监察组与驻县教育局纪检监察组成立联合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中小学开展整治情况督查,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整治工作的落实。专项整治以来,共问责11人,其中批评教育、警示谈话或责令检查8人,党内警告2人,政务警告1人。
“我组将持续紧盯监管部门中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进一步压实监管责任,严查校园食品安全领域乱象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效回应群众关切。”驻县发改委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表示。(宋继兰、余红武)